最新快讯!建筑机器人再出重磅政策,万亿市场机遇竞争激烈
时间:2023-03-29 17:13:12

近日,苏州市住建局印发《苏州市2023年度智能建造推进工作要点》,其中指出在试点项目先行应用建筑机器人:


(资料图片)

2023年5月起,政府投资房建工程单项5万平方米以上项目,应率先试用成熟建筑机器人;至2023年底,全市单项5万平方米以上房建工程项目全面使用建筑机器人辅助施工。

据了解,苏州在去年11月成为全国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,将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工作,积极探索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经验。

前几天,为解决智能建造施工计价问题,苏州市市住建局刚印发了《智能建造(建筑机器人)补充定额》,推出整平机器人、抹平机器人、喷涂机器人和ALC墙板安装机器人等4款机器人的补充定额,解决了推广应用建筑机器人施工的计价问题,并将在试点项目上首先推广应用。

建筑机器人将在未来大大小小的基建项目中大放光彩,如今人口老龄化在加剧,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种“危、繁、脏、重”建筑业工作避而远之,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的建筑工人平均年龄已高达50岁,劳动力紧缺将成为建筑业的首要问题,以建筑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作业将成为必然选择。

建筑机器人替代人工繁重作业

建筑机器人其实并不算多新鲜,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有开发应用,从日本开始,韩国、美国、德国等一众发达国家的建筑机器人增长迅速,这都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,而如今我国也来到了这个阶段。

比如美国公司Construction Robotics研发的SAM半自动砌砖机器人,整套系统包括传送带、砂浆泵、喷嘴和机械臂,它可以利用算法和传感器测量建筑的角度和方向,准确铺砖,速度每天可达3000块,是一般工人的三倍。

国内的如博智林机器人,此前展示的地坪研磨机器人可熟练地进行研磨、自主吸尘、随动放线等施工作业,全程无需人工干预,工作效率高达300平方米/小时,相比传统施工可节省约30%的综合成本,目前博智林机器人已有3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,服务超600个项目,累计交付超1700台,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。

建筑机器人能够提高建筑工人的效率和安全性,由于机器人能够自动进行各种建筑作业,建筑工人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任务,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地的生产率。此外,机器人还能够减少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受伤风险,因为机器人能够完成砌砖的工作,而不需要建筑工人长时间站立或弯腰。

近年来,相关部门先后发布多个指导性文件,加速建筑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。如去年住建部颁布的《“十四五”建筑业发展规划》就明确表示,要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,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;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;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;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;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;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;推广绿色建造方式。

建筑机器人的广阔市场超乎想象

在最近十七部门印发的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中,建筑已成为机器人应用的十大领域之一,明确表示要研制测量、材料配送、钢筋加工、混凝土浇筑、楼面墙面装饰装修、构部件安装和焊接、机电安装等机器人产品,推进建筑机器人拓展应用空间,助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。

中国建筑行业规模庞大,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过去十多年建筑业生产总值不断扩大,从2012年到2021年,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从13.7万亿元持续上涨至29.3万亿元,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高达7%;2021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7.5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5.4%。

然而我国的建造方式却依然很落后,数字化应用占比很少,中国建筑协会统计显示,中国建筑信息化投入在建筑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仅为0.08%,而欧美发达国家为1%左右。

过去我国建筑行业完全是粗放式发展,诸多企业心思都是跑马圈地大赚一笔,但近两年随着大环境经济发展不及预期以及居民负债率的持续走高,建筑行业已经急转直下,利润越来越薄,通过技术升级来实现降本增效的需求越发迫切,将推动建筑机器人的加速发展,未来发展潜力将超乎想象。

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表示,下一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重点从实施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行动、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5个方面入手,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,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,力争到2025年,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%以上。

如今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扶持政策和补贴制度标准,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亮起绿灯,预计202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超16000亿元,加大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应用,有效替代人工,进行安全、高效、精确的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作业,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热点。

标签:

生活指南
  • 什么路最窄 什么路最窄打三个数字 狭路相逢猜三个数?

    什么路最窄1、答案是:冤家路窄2、解谜过程:理解很简单,一想到这个词语就可以反应过来,无需多言。3、

  • 快看点丨马斯克:未来十年,新车有一半是电动汽车!

    (资料图)马斯克表示目前让他魂牵梦绕的2件事是让自己的星舰进入预定的轨道以及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,同时他期望在2022年底前完成。为了

  • 环球百事通!乘联会:预估8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62.5万辆 同比增长约100%

    (相关资料图)9月5日消息,乘联会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,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强势良好态势,7月16家厂商批发销量万辆以上企业的全月

  • 世界时讯:拥抱电气化,汽车动力进入多元化时代

    在电池技术尚未成熟的今天,预计多元动力发展的状态将会持续一段时间。(资料图)2022年9月1日,大众新任CEO奥利弗·布鲁姆对上一任CEO赫伯特

  • 新消息丨发展燃料动力锂电池和混合动力车重在技术升级

    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CMIC(我国市场情报中心)最新公布:在2011年度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上,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司的副司长张志宏表示,我

  • 最资讯丨德国校企联合开发锂电池蚀刻工艺 可提高锂电池功效和性能

    (资料图)德国太阳能行业湿化学加工设备供应商RENA技术公司与基尔的ChristianAlbrecht大学(CAU)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硅阳极生产工艺

  • 焦点消息!物联网改变能源行业的 6 种方式

    我们对现代技术的依赖既是福音,也是障碍。技术进步越多,我们使用的越多,我们的能源消耗就越大。即便如此,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效率,包括允

  • 环球快报: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

    本章首先介绍和电池有关的基本概念,然后介绍其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和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。1 1充放电相关的基本概念(相关资料图)单体电池、单

  • 环球观天下!消息称谷歌第三代 Tensor 处理器将由三星代工,采用 3nm 制程工艺

    (相关资料图)8 月 31 日消息,据国外媒体报道,谷歌已决定将用于下一代智能手机 Pixel 8 的 Tensor 应用处理器,交由三星电子采用

  • 热头条丨氢启未来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

    (资料图)9月2日,在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暨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上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,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院长,河钢集团

  • 世界快播:传感器、方向盘和人工智能——自动驾驶汽车都需要吗?

    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2篇,原文刊登在《福布斯》杂志“未来焦点”栏目,内容是风河公司最近对Zoox公司创始人、首席技术官Jesse Levinson的

  • 民生
    • 上海浦东:推动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

    • “十四五”末我国新型储能装机或超5000万千瓦

    • 世界简讯:工业4.0时代,工业人工智能不再“遥不可及”

    • 最新快讯!建筑机器人再出重磅政策,万亿市场机遇竞争激烈